绵师人物

【榜样学子】黄泽云:我想成为一朵向日葵

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12-07 17:00:45  浏览:


她是一朵向日葵,面对生活,她热爱且专注;面对学习,用心努力,追求卓越。面对梦想,不顾风雨,砥砺前行。

行动,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室里,转动的风扇驱赶不走空气中的燥热。汗水顺着老师的额头滑下,但并不妨碍讲台上老师认真地讲课。台下同学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认真的做着笔记。可是这群人中不包括皱着眉头的黄泽云,“我当时很焦虑,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刚进入大学,黄泽云就遇到开学常见问题——听课困难。她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她并没有气馁,而是主动找学姐询问学习方式和方法,找出自己听课困难的问题所在——高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早已不适合大学学习。

为了能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黄泽云又咨询了专业老师和学业优秀的师姐,总结经验做法。黄泽云发现,师姐们的学习方法各不相同。起初,黄泽云采用了几位师姐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学习效率虽有所提高,但并不能真正适合她。“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学习能力不同,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每个人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黄泽云吸收了师姐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课堂上,紧跟老师的上课思路,回答问题;下课后,完善知识点。除此之外,她还增加了大量的阅读。“课堂上,老师会推荐很多书籍,我都会到图书馆借阅。除此之外,我也会找到各种专业的书籍来阅读,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经过大量阅读后和调整了学习方法后,黄泽云发现自己理解力明显提高,

黄泽云认为大学的学习需要的是自我监督、自我鞭策。为了保证自己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黄泽云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短期计划,将每天的计划列成一个小清单,每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以此来督促自己。

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后,黄泽云也对自己的学习时间有了一定的规划。她每天都会在早上七点左右出门,上完课后,她会去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学习,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寝室。黄泽云的室友王欣欣说:“她对自己的学习都有着明确的规划,非常努力上进。”

黄泽云对每一件事情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当困难来临,她始终坚信,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她的可贵品质也没有让她失望。在过去的两年里,黄泽云得到了两次专业二等奖学金,一次专业一等奖学金,一次专业三等奖学金,还被评为了入党积极分子。

平淡的生活,也是泛着光的

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

“黄泽云是个乐于助人、很有爱心的女孩。”同学们都这样说。

一有空闲时间,黄泽云就会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黄泽云去过流浪狗救助基地做志愿者,帮助打扫卫生,爱护和救助流浪狗;在医院当志愿者,帮助那些身体不便的人挂号;还去过绵阳多所学校支教。但让黄泽云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冬季的一次防疫志愿活动。

在疫情期间,得知小区需要志愿者进行防疫工作时,黄泽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父母担心黄泽云会“中招,坚决不让她出门,但黄泽云说:我是大学生,大学生有大学生的责任,不能遇事退缩。如果大家都只想着自己,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自私、狭隘。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冷了,社会就变得冷漠了。这不是我想看到的,也不是我想要的社会生活。最终,父母被黄泽云说服了。

黄泽云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达小区防疫点,做好消毒和防护工作后,就开始督促小区居民测量体温,做核酸检测,登记疫苗搬送物资等。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充满了艰辛。

黄泽云在监测点检测时,总会遇到哪些因为排队时间长而等得不耐烦的居民。失去耐心的居民会对黄泽云及其他志愿者出言不逊,这无疑对已经连续工作几天疲惫的志愿者的心灵大受伤害,黄泽云的心情也十分低落,但黄泽云知道,她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更不能与对方吵起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忍耐可能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在平时,这些居民是和蔼可亲经常打招呼的邻居,是及时伸手提供帮助的热心人。但是现在,他们只是害怕病毒的普通人。想到这里,黄泽云那股委屈消散了。在调整好情绪后,黄泽云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闪闪发光的人,总会被别人注意到。黄泽云的努力被社区工作人员看在眼里,他们都很欣赏黄泽云工作时的耐心和坚持,这给了黄泽云很大的鼓励。那段时间,黄泽云在手机上看到很多抗疫志愿者的感人事迹,那些事迹都深深地打动了黄泽云,她觉得和那些为了抗疫英雄相比,自己做得还是太少了。

光,有千万种,但平淡生活中泛出的光,才是最耀眼的。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一次志愿服务,可对于黄泽云来说,这是她做的又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次的志愿经历,让黄泽云深刻体会到了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劳,也让黄泽云明白,生活再忙、再平淡,也还是有光可见的:“以后我依然会坚持做志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想成为一朵向日葵,播撒希望

发光的不是梦想,而是追梦的你。

“我之所以选择就读绵阳师范学院,选择师范专业,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当一名人民教师。”提到自己的梦想时,黄泽云的眼睛闪着光。

黄泽云的目标很明确:“我读的是师范专业,将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老师,专业素养极为重要,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之外,我会在关于教育的专业技能上多下功夫。”对此,黄泽云大一时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她加入了小先生部门,经常会跟着部门的伙伴们一起去绵阳各个小学支教,教小学生如何写书法;加入教师教育协会部门,克服自己不敢上台的恐惧,积极上台演讲。

但很快黄泽云就发现,学校提供的教学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讲学能力,但自己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还需要更多的训练。于是,疫情过后,黄泽云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在兴华家教机构找了一份当家教的工作。

在辅助过的几位学生当中,黄泽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九岁的小男孩。在开始辅导这位小男孩之前,小男孩的母亲希望黄泽云能对他严厉些,因为小男孩很调皮,学习也不认真,但黄泽云并没有因此严格要求小男孩。正如卢梭所言:“尊重天性,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黄泽云认为一味地打压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反而应该尊重小男孩的天性,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陪伴孩子的成长。而在与小男孩接触的过程中,黄泽云发现他其实很聪明,而且经常会对讲课内容提出疑问,可当黄泽云夸赞他时,小男孩却低着头,认为自己很笨。从那一刻起,黄泽云便明白小男孩需要的不是严厉的管教,而是不断的鼓励。于是,每当小男孩答对一道题时,黄泽云就会对他说:“这个知识点我只讲了一遍,你听一遍就做对了,这说明你很认真,也很聪明,要继续保持。”以此来增强他的自信心。黄泽云说:“作为一名家教老师,我想我需要做的不只是教他学习,还应该让他肯定自己,增强自信。”

在一对一辅导时,为了让小男孩认真听讲,黄泽云会在课堂中准备一些小男孩最喜欢的有关生物知识的小游戏,使小男孩集中注意力;或者当小男孩表现好时,黄泽云就会奖励零食和小玩具,以此来激励他。黄泽云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激起了小男孩的学习兴趣,他在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在黄泽云不断地鼓励下,小男孩的自信心也有所提高,家教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学生家长都对黄泽云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表示非常满意。黄泽云也非常高兴自己能让小男孩做出改变,这也让她更加明白一名好老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加坚定了她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

黄泽云说:“在学校里,我更多的是培养自己的讲课能力,而在当家教的过程中,你可以和学生接触,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

现在已步入大三的黄泽云开始了更专业的微格课训练,和过去一样,她依然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未来,我还想考研,继续深造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黄泽云就似一朵向阳盛开的向日葵,以毅然决然的姿态奔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在此祝愿黄泽云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黄泽云,女,土家族,出生于2002年2月,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4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曾任文学与历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第四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以及小先生部门干事,教育教学协会干事。曾获校专业二等奖学金两次,校专业一等奖学金一次,校专业三等奖学金一次。

(来源:党委宣传部  采写:大学通讯社 阿衣热哈 编辑:张杰  审核: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