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他是新时代新征程的追梦人;青裕之志,负履可行,他是逆旅之行的赶路人。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他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活在自己的舞台中央。“当你跑起来的时候,耳边就只剩风声”,谈到自己对大学的感悟,敬峥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对于未来,他都会阶段性地划分目标,从而让自己更有底气去实现。
拨开迷雾,识得初心

第一次见敬峥,是在灯光照耀下的田径场上,墨绿斑斓的军训服让这个少年显得更加青春阳光。此时,他正为军训汇报练习,手握红旗,脚踢正步,高喊铿锵有力的口号,成为军训场上被注视的焦点。那时候的他虽青涩却自信,圆满地完成了大学的第一场汇报。两年后再次见到他,也是在田径场,彼时朝阳初醒,雾气未消,他的脸上已没有大一时的青涩,多了几分成熟。彼时,他正熟练地带着一群大一同学进行早练声。“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这时标兵已逐渐成长,一个人也能扛下许多事。
身边认识敬峥的人都会觉得他很自信。其实,他小时候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与现在截然相反。为了锻炼自己,他总是鼓励和暗示自己主动、勇敢的与人交流,积极争取每一个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慢慢地,他变得开朗、自信。
上了大学,敬峥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他没有害怕、退缩,而是拿出了更多勇气去认识他们,学习他们的优点,与他们一同参加各种活动、比赛,弥补自己的不足,缩短与他人的差距。“这些经历让我积攒了更多经验,人总要为自己想要的、所热爱的、想争取的东西去搏一搏。”
为了得到更多的肯定和批评,促使自己更快的成长,敬峥时常会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片段,也包括参赛时的照片和获得的荣誉证书。在评论区总能看到很多羡慕、夸赞的言语,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太友善的评论如“内卷、毫无意义的证书、炫耀……”对此,敬峥也会感到焦虑。尤其是大一时,由于没有经验,参加比赛也没有获得很好的名次,但他还是将这段经历放在抖音上。收到一些负面评价,那段时间是他人生的低谷期。但他没有就此停止分享,也没有沮丧,而是每天忍受内心的煎熬和压抑,将开朗的一面面对周围人。他是行动派,迅速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当你跑起来的时候,耳边就只剩风声了。”这是敬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刚开始他很在意外界对他的评价,但是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参加比赛次数的增多,一张张奖状的肯定,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他觉得作为大学生,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也应该多参加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友好的评论,会让他充满动力,那些不友好的评论,他在反思自己没做错后,就置之不理。他要做好准备去迎接每一个即将到来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沉潜蓄势,厚积薄发

刚开始学习播音主持这个专业的时候,敬峥的专业水平非常差。每次开口说普通话,都会引来周遭人的嘲笑。意识到自己专业上的问题后,课下他会拿出大量的时间反复加练。前后鼻音、边音分不清是他的致命弱点。于是他在练习材料上全部标上拼音,大声地反复练习。长此以往,再加上他本就擅长即兴评述,这让他在艺考前最后的班级模拟考中名列前茅,也完成了属于他的蜕变。
进入大学后,专业课老师游媛媛指出敬峥在专业上依然有所欠缺。同时,他也发现专业上比他厉害的同学也比比皆是。他变得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力,于是他主动去找专业课老师询问自己存在的问题。经过努力,他最终将自己专业上存在的问题逐个击破,也养成了他对待专业严谨的态度,甚至有些“吹毛求疵”。有时候老师布置一个专业课作业,要求周五之前上传,敬峥从布置这个作业那一天起就开始练习,一次作业经常会录制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但凡有一点瑕疵就直接删掉,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就是在一次次的作业、一次次的练习中,他慢慢变得更专业。
除了专业课学习,敬峥也参加各种比赛,来督促学习和检验学习成果。敬峥喜欢把大学期间参加各种比赛比喻成一个“攒卡牌”的过程。刚进校的他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但是他知道人生没有回头路,必须走好每一步。敬峥积极参加专业学科竞赛上和各类竞赛上,大一的他还是只“菜鸟”,对很多赛项还不太熟悉,但他不气馁,从零开始学习。刚接触创新创业项目时,敬峥不知道具体要做哪些工作,自己的能力、专业等方面和项目团队里的师兄师姐也存在着差异。为了不拖项目成员的后腿,敬峥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前收集有关项目的所有信息,主动向成员分享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等。同时,他还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口语表达优势在答辩中将项目展示得更加完美。随着参加比赛的项目越多,敬峥积累的经验就越足,气候参加各种比赛就更游刃有余。到目前为止,敬峥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有同学这样分享敬峥在校园里的印象,大一时候的敬峥就跟别人不太一样,身穿蓝色西装,手拿文件夹和书本,脚步匆匆小跑着向前。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拼。对敬峥来说,这些经历和获奖都是他通往未来事业发展的卡牌。人生正青春,大学短短四年,每一刻都争分夺秒,怎么能少了拼搏。
择一己事,当尽全力
从大一到到大三,敬峥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等职务。“我觉得学习委员是一个班中非常重要的职位,与班长统筹全局的工作不同,学委的工作主要抓学习。学委首先自己的成绩要好,其次学委的工作做得好,对学风、班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敬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每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一直保持在3.75以上,学期最高平均学分绩点高达3.83。每当其他班同学问及他的学习诀窍,他们班的同学会骄傲的说,在所有的课堂当中,他都会坐在最前排认真听讲。他不仅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课下还会系统的形成笔记。每当考试时,大家都喜欢借阅他的笔记,后来,他各科的笔记被同学们戏称为“考试必过法宝”。
敬峥对自己学习要求严格,对同学们要求也非常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2的同学就会无法毕业,所以敬峥从大一开始就一直注意班里同学的学习情况。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成绩,带动班级学习氛围,敬峥通过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等方式,在班级内开展了朋辈帮扶,共同进步,督促大家认真学习。他也给自己下了一个“军令状”:在大四之前要争取让班上所有同学把课程全部修过。所以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他便更多了一份心思,他会仔细检查每个同学的作业,保证每个同学的作业高质量完成,也会在期末的时候分享复习资料,建立复习小组。对班级学习效率不高的同学,他重点关注,并制作一份适合对方的复习方法。经过这种方法,老师们反映,传2021级3班的结课作业是交得最整齐,内容质量最高,挂科最少的班级。
此外,敬峥也会督促大家参加学科竞赛,一旦有相关专业的比赛通知,他马上转发至班群,并且详细地给大家解读比赛文件。如这是一个什么比赛,参加的有哪些好处,可以从哪个角度准备,班级同学可以分成几个组,指导老师可以选谁,具体参赛时间节点等。这样解读之后的好处,会让那些没有思绪、畏难的同学觉得参加比赛没有那么难,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同学报名参加。在他的努力下,他们班参加学科竞赛上的人数是所有学院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最多的。
敬峥深知,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更需要恒心和毅力。于是,敬峥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时。一开始,有很多同学抱怨,会觉得这节课老师在考勤上都没有抓这么严,为什么你得把大家管这么严!当时,敬峥满腹委屈,面对同学们,不满的情绪,他想是不是自己错了。他默默忍下委屈,而是仔细反思,明明为大家好的事情为什么会被拒绝,是同学们不能够接受;还是自己有些行为过激,导致同学们不能接受。于是,他转变了工作方法,每次工作的时候,多解释一下,每次公布学习任务和参赛活动不是命令的语气,而是商讨。慢慢的班级越来越团结,学习氛围也越来越好。
2022年11月,学校进行学生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敬峥多年的付出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经过前期的材料收集、提交和答辩,他所在的传媒学院2021级3班全校唯一一个校级、市级“先进班集体”。得知自己班级获奖的时候,同学们为敬峥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敬峥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结果,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后,传媒学院2021级3班的同学更加努力,在2023年11月,敬峥再次带领班级获得了2022-2023学年度“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心怀明月,千里赴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谈及未来发展时,敬峥说自己准备考研,以后做一名专职教师或者辅导员,还会参加西部计划。
敬峥在大一就拉开了他的考研战线。大一大二打基础,明确目标,从大二的暑假开始,他已经正式进入复习状态,每天给自己定学习目标,同时巩固复习以前学习的理论知识,梳理专业课汇总框架,让自己学的更有系统。敬峥说,将战线拉长,会让他陷入一种更累的状态,“因为我很爱学习,我觉得学习这个知识点后会很开心,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成就感,所以我不会觉得自己很累。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适合我,大部分同学也要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不是死读书,他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融会贯通,比如说传播学上沉默的螺旋理论、说把关人理论,他会觉得这个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举一三反,这样理解和记忆得就会非常深刻。
有人问敬峥为什么把自己逼得这么紧。他说丁淑月院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的话,你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而且水应该是长流水。敬峥研究生毕业后想成为像游媛媛一样的老师,有自己的职业坚守,在专业领域闪闪发光,努力为学生服务。也想成为像刘琰书记一样,虽然工作特别繁杂,为学院、学生工作经常加班熬夜,却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希望以后成为高校的一名工作者,像自己的老师们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学生。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除了成为一名高校老师外,他还想成为一名西部计划的志愿者。通过校园的相关讲座,敬峥了解了西部计划的主要内容,也坚定了自己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的决心。他决定研究生毕业后,踏进西部计划的队伍,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扎根当地就业创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差距,四川省也是属于西部地区,也存在许多教育落后、经济落后的地方,我想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尽自己的力量去带动当地的经济、教育事业发展。”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敬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所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每一张积攒的“卡牌”都有用。在以后的求学之路上,敬峥将继续不啻微茫,造炬成阳,与时代同频共振,做有为青年。
人物介绍:敬峥,男,汉族,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2021级3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现任班级学习委员、传媒学院2023级6班学生助理班主任。曾任传媒学院第十六届大学生艺术团副部长、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助理,带领班级获得2021-2022学年度及2022-2023学年度校级“先进班集体”及2022-2023学年度市级“先进班集体”。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五好学生标兵奖学金1次、专业一等奖学金4次,获评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一星级”志愿者、绵阳师范学院五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军训优秀学员、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获四川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三等奖,第一届、第二届四川省青少年朗诵大赛三等奖,“德艺双馨”四川省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建行杯”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铜奖、校赛金奖,“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三等奖、校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四川赛区省赛三等奖、校赛一等奖,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重点项目立项1项,省级项目立项1项,校级项目立项2项。
(来源:党委宣传部 采写:大学生通讯社 何蓉 编辑:张杰 审核: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