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我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推动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赋能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2月25日,学校举行2025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第1期),特邀“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曲建武来校为全体辅导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由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侯波主持。

曲建武教授以《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为题,以自身四十余载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工作的心路历程,从“大学文化视角、政治视角、人民满意视角、学生成长视角”四个维度诠释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结合自身丰富的辅导员工作经历,从“加强学习、自己教育自己、向榜样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工作脚踏实地、淡泊名利、以情感人、强身健体”等多个角度讲述了辅导员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

讲座中,曲教授用一张张记录温馨瞬间的照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一段段充满智慧的育人故事,展现了他四十多年如一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赤诚、对青年学生的关爱、对辅导员工作的执着坚守。他把教书当作职业,把育人当作追求,把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和心爱学生的情怀,让在场每位辅导员老师深感敬佩、深受启发、深为感动。
曲教授的分享引发了与会老师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曲建武教授为榜样,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职业能力,深化育人情怀,创新工作方法,关心关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侯波在主持讲座时表示,此次讲座立意深远、感人至深,是一堂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论深度、更有教育温度的“大思政课”。希望学工战线的全体同志进一步深刻理解辅导员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独特价值,用爱诠释辅导员工作的温度,用情怀演绎辅导员工作的深度,用责任提升辅导员工作的高度,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领者,在立德树人中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的责任感、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讲座结束后,学校党委书记陈寒,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敏,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杨一同会见了曲建武教授,并进行了亲切交流,代表学校对曲建武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据悉,2025年是学校学工系统确立的“队伍建设年”,学校将大力推进实施辅导员“配备选聘增效、培养培训赋能、发展晋升畅通、激励保障提质”四大行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
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全体一线专兼职辅导员,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全体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等聆听讲座。
【曲建武教授简介】
曲建武,1957年7月出生,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曾担任辽宁师范大学辅导员、学生处处长、校党委副书记,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正厅级巡视员。2013年7月,辞官从教,重返讲台。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咨询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曲建武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先后荣获“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 “全国道德模范”“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5项,独立出版专著40余部,在《求是》《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公开出版著述1800余万字。其中《识读大学》一书获全国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三十周年著作类一等奖,2021年以曲建武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守望青春》在全国公开放映,走访世界1300余所大学,被吉尼斯纪录收录为世界上参观大学最多的人。
【心得体会摘录】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尹菲:经师易遇,人师难求。今天有幸聆听了“时代楷模”曲建武教授的讲座,近距离感受到了一名资深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里,一幕幕温暖的回忆中,深刻诠释了一名教师的初心和信仰,教育家精神在曲老师身上有了具象化的表达。作为一名辅导员,提升思政引领力,既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也要像曲老师一样永葆爱生如子的赤子之心。师者如炬,虽微致远,努力做一个有光的提灯引路人。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海霞:有幸现场聆听曲教授讲座,深刻感受到他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和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矢志不渝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深深影响并激励着每一位学生。我将以曲教授为榜样,坚守育人使命,倾注满腔热忱,上不愧党,下不愧生。
文学与历史学院学办主任王小宇:曲教授的讲座让我懂得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期待的艺术。教育需要脚踏实地行动和日复一日地积累。每一位教师都要变成“小我”,用“小我”创造“大爱”,用爱与真诚诠释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
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学办副主任任静芝:通过曲老师讲述一条条和学生交流的信息,一次次教育引导学生的经历,一个个帮扶学生感人肺腑的故事,我深刻意识到,要想做好学生工作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用心用情去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外国语学院专职辅导员余明友:听了曲教授的讲座,如春风化雨,又醍醐灌顶,让我感慨万千。深深为曲教授的情怀和为下一代的倾心付出所打动,为他在68岁做辅导员的情怀而折服,为他把大学生职业规划做成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高妙而感悟,为他高屋建瓴始终把大学生的培养提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而敬佩。
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唐艺:回想自己刚入职时总纠结于如何“管好”学生,却忽略了他们深夜发来的迷茫消息、课堂上躲闪的眼神里藏着的求助信号。曲老师的一句话:“你看,这些孩子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可他们当年都曾在宿舍走廊里哭着和我聊过人生。”我突然明白,所谓的“角色定位”从来不是岗位说明书上的条款,而是每一次俯下身倾听时的温度,是学生喊你“老师”时眼神里的信任。培训结束时,我仿佛重新触摸到了这份职业的初心——不是用规矩画出方圆,而是用真心浇灌成长。
数理学院专职辅导员段艺松:曲建武教授讲述自己辅导员的“道”路,我备受鼓舞。他不遗余力地做家访、给学生回信、参加学生成人礼、坚定地给学生许下承诺等故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辅导员的使命与担当。思政教育不仅是理论传授,更是情感浸润与价值引领的结合。我将以曲教授为榜样,坚定我的辅导员职业道路,为培养更多的绵师新人贡献力量。
传媒学院专职辅导员姚冬梅:曲教授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和真爱充分展现了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让我明白“爱是最好的老师”。入职学工队伍一年以来,总感觉一头扎进了繁琐复杂的学生工作,但也是从点滴小事,逐渐意识到了辅导员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就是一种爱,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深深地爱着学生才能把育人工作做好,才能培养有爱的一代。